德州晚報全媒體記者 湯錦瑤通訊員陳冬梅攝影報道
有一種愛叫初心不改,有一種愛叫大愛無疆。48歲的德州市民曲保友堅持獻血20年,11月24日,他將200ml造血幹細胞輸送給了一名患有白血病的孩子,完成了生命接力,成為德州市第58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。
首次配型成功無奈捐獻中止
曲保友是德州元濟紡織有限公司紡紗車間的一名打包工人,他身材不高,黝黑的臉上總是掛着微笑,給人的第一印象是憨厚、質樸。而正是這個老實人在2006年“悄悄”簽了自願捐獻造血幹細胞的志願書。2019年,曲保友接到紅十字會打來的電話,稱他的造血幹細胞與一名患血液病的孩子配型成功,問他是否願意捐獻。當時,曲保友對造血幹細胞捐獻一無所知,“我以為是抽骨髓呢,雖然有點害怕,但為了救人我就同意了。”隨後,德州市紅十字會的工作人員到家中給他普及捐獻知識,在得知採集造血幹細胞就像獻血一樣,並非“抽骨髓”時,便放下心來。遺憾的是,當他做完體檢後,卻被告知患者病情發生變化,捐獻無奈中止了。
再獲捐獻機會贏得工友讚揚
曲保友沒想到,今年10月,他再一次接到了紅十字會的電話。一名廣西的地中海性貧血兒童急需接受造血幹細胞移植,孩子與他配型成功。這一次,他更是毫不猶豫地答應捐獻。當他準備請假去濟南捐獻時,單位同事才知道他要“捐髓救人”。“曲大哥,好樣的!”“保友你真厲害!”面對眾人的稱讚,曲保友顯得有些不好意思。
但也有同事表示擔憂:“被抽了骨髓,回來還能幹活嗎?”曲保友連忙向工友們普及捐獻知識:“你們都誤會了!捐獻造血幹細胞和獻血差不多,一兩週就能恢復。”
成功捐獻救人讓他倍感欣慰
“妻子和女兒知道我要去捐獻時,特別支持我,特意為我準備了各種營養飯菜。”曲保友説,“平時工作就是搬搬抬抬,我根本不用特意鍛鍊身體。”他對自己的身體情況非常自信,果然在體檢後,一切指標正常。“這麼多年,看着被病魔纏身的兒子,作為父母我們卻無能為力。而您的出現,讓我們有機會為他做移植手術,讓我們看到了希望。雖然我們素不相識,但您卻給了他第二次生命,心中的感激之情無以言表,謝謝您給我們帶來的温暖……”當曲保友收到患者家屬委託紅十字會工作人員送來的感謝信時,他除了感動,更多的是欣慰:“希望孩子能夠早日康復,快快樂樂地去上學。”11月24日,經過4個多小時的採集,48歲的曲保友成功捐獻200毫升造血幹細胞,成為全市第58例、全國第10492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。